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点话题
当前位置:

泰山区:“四个引才”行动构筑人才高地

添加时间:2025/08/20 来源:和美泰山

泰山区作为泰安市市中区,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旅游中心。近年来,泰山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大力实施“四个引才”行动,为城区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智力支撑。一是引才有基础,拥有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20余所,在校大学生20余万人,每年留泰山区就业毕业生5000余人,是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4大优势产业集聚成势,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4大未来产业破题起势,输变电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创新创业的基础条件雄厚。二是用才有平台,拥有10个国家级平台、60个省级平台、101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平台。三是留才有环境,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省级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强城市。截至目前,全区先后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92人,集聚青年人才3.2万人,培育技能人才8万余人,均居全市第一。其中两院院士14人,国家级人才1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7人。获全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各类人才在全区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一线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1—6月份,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8.6%、税收增幅6.1%、税收占比76.4%,均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连续15个月居全市前两位,22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1亿元、超时序进度20.4%。

实施“政策机制引才”,打造制度创新与活力迸发高地。出台《关于实施“智汇泰山”人才集聚工程的意见》、《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意见》,设立2500万元的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夯实人才工作政策依据和经费保障。一是实施产业领军“双百计划”。到2026年,围绕服务全区重点产业发展,依托骨干企业,培养引进100名左右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带动建立1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团队。截至目前,先后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和省、市、区领军人才87人,同步组建科技创新团队87个,集聚相关领域科研人员1200余人。二是实施“企业家领航”计划。分批组织126名企业家到华为集团、阿里巴巴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开展现场培训,着力提升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目前5名企业家入选国家级人才,数量列全市第一。设立“518泰山区企业家日”,评选表扬优秀企业家、年度经济发展人物36人,营造关心企业家、助力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三是实施“东岳名匠”培育计划。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和“订单班”“冠名班”培养,对新增省级以上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高技能领军人才按上级一次性奖励标准1:1配套奖励。2022年以来,靶向式培育产业急需高技能人才7500余人,其中省首席技师6人、省技术能手29人,均居全市第一。

实施“产业靶向引才”,打造产才融合与动能转换高地。围绕服务4大优势产业和4大未来产业发展,下好问需、引才、兴业“三步棋”。一是深入企业问需。逐一走访链上企业128家,做到队伍现状、需求底数、引才方向、政策成效、服务短板“五个摸清”,建立产业人才需求、紧缺技术需求、急需人才分布“三张清单”,为精准引才提供依据。二是聚焦产业引才。建立市场化引才、以才引才、自主引才相结合的多元化引才模式。2022年以来,为全区重点企业靶向引进高精尖缺专家人才20人。分四批面向全国引进机器人、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产业急需的高学历人才142人,其中博士2人,实现了事业单位博士引进的历史性突破,硕士103人、占72%,“双一流”高校本科及以上58人、占40%。聘任宝来利来引进的白俄罗斯院士为“引才大使”,先后为泰山区重点企业引荐专家人才6人,其中1人成功入选国家级人才。三是激励人才兴业。采取跟踪服务、年度评估、专项奖励等方式,激励人才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推动校城深度融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支撑引领作用。聚多士引进的李东民教授开发出超高压弹性压榨压滤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助力企业增收5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齐鲁乡村之星、王林坡村支书王红军带领村“两委”积极打造樱桃组培地、村级工业园、民俗体验区,年收入实现2900%的跨越式提升,相关经验列入省委《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

实施“平台载体引才”,打造创新创业与价值实现高地。一是打造孵化创业园区。依托泰山经济开发区、泰安农高区、汶河新区3区,建设低空经济、高端电气、高新纺织、智能制造、空天经济、泰山数谷、医养健康、卫星互联网8园,厚植滋养人才成长、赋能产业发展的一方沃土。目前园区入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和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吸纳就业6000余人,创造年产值260亿元。二是建设企业创新平台。实施企业平台培育三年行动,采取专班服务、财政支持、考核激励等措施,建设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70个,形成强大的产业创新载体集群。国创中心作为“国”字号企业创新平台,目前已集聚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青年科技人才355人,参与国家级研发项目2项,突破卡脖子技术1项、打破国际垄断,在国家工信部考核中评估优秀、居全国24家创新中心第2位。三是布局人才研发飞地。出台《泰山区“人才飞地”评估认定扶持办法》,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离岸研发中心,就地延揽人才533人。宝来利来在白俄罗斯建立的农业微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中心入选“白中伙伴关系2030”计划。鲁普耐特通过青岛人才飞地引进的中国海洋大学王树青教授争取省级资金1200万元,实现了引进人才在外地、成果效益在泰山区。

实施“生态服务引才”,打造近悦远来与宜居宜业高地。一是政治上尊重。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领导干部包保156名重点人才,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实际问题。表现突出的优先提名为“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全区共有125名人才当选“两代表一委员”。二是生活上照顾。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对新引进人才家庭发放3万元“人才安家券”。按照拎包入住的标准,先后建成专家公寓、人才公寓200余套,有效解决周边企业人才居住难题。出台《“东岳人才一卡通”服务制度》,为200余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上学、配偶随调等“关键小事”300余件。三是创业上帮扶。树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诺必践”的服务理念,推行“带方案出让土地”“拿地即开工”等审批模式,设立2900余名服务专员,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千企万户满意行”等活动,为各类人才在泰山区创新创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累计办理企业登记、项目开工、大件运输等事项45万件,发放“人才贷”1.02亿元。相关做法在中组部《党建研究》、省委《支部生活》专题刊发。

来源:和美泰山

责编:沈旭冉

审核:宗成萌


分享到 :0
  • 社会焦点
  • 网台联动
  • 对话民生
  • 公交信息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单位回复
鲁ICP备10001989号-4  联系电话:0538-2102222 2102902 传真:0538-2102901
地址:泰安市东岳大街66号 邮编:271000 
泰安广播电视台主办 泰山网承办